目录
专家论坛
城市街角空间改造设计研究——以上海金和平广场为例李哲虎;侍子砚;1-4
城市居住大区的空间流动与反界定何美霖;5-11城市建筑研究
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问题探讨陈阳蕾;12-13
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在中式建筑中的体现和运用雷磊;14-15
建筑的意图性视觉旨趣——以勒·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为例董垂锋;16-17
红色旅游建筑规划设计分析许若晨;18-19
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研究——以创意产业园为例李彦瑾;曾雨静;20-21
关中传统民居特质地域性建筑构件模式分析张颢瀛;22-23
豫西民居建筑砖雕数字化传播模式研究李玉洁;24-25
羌族古碉建筑的文化特性和景观特征研究晏安;26-27
骑楼建筑装饰图像分析——以汕头市旧城区商平路67号骑楼山花纹样为例魏军;28-29
港珠澳大桥建筑的设计内涵及历史意义夏韬循;夏辰朗;30-31城乡规划研究
城市政策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分析——以南阳火车站改造为例叶铮;孙静;32-35
基于“城市双修”理念的许昌市城市建设发展探析岳陆灵;王梦瑶;聂博文;李炎林;36-37
纪实摄影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曹浩林;38-39
驻马店市、市郊及乡村的区域互联王薇;靳力畅;刘士鹏;40-41
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——以“文化墙”为例卜梁子;42-44
智慧园林——5G高速信息时代下园林的智能改造于文华;周永南;姚玉敏;王慧;45-46
福州下古禄乡村田园教育基地设计高闽霞;47-48
基于景观原型的新农村景观设计——以无锡阳山前寺舍村景观设计为例邓慧;朱宁;秦园;49-51
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郭颖杰;52-53
城市旧居住小区停车设施现状与困境宋寿剑;赵幸辉;54-55城市公共艺术研究
城市公共空间中装置艺术的运用付晓钰;56-57
共生模式下城市滨河特色景观的营造——以安徽宿州新汴河为例郑兴兴;陈林祥;种江文;陈静;58-59
居住区水景观的设计策略赵换霞;60-61
黄泥古陶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王彤云;62-63
客家婚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罗雪珍;刘艺杰;64-66
城市街道景观的生态性设计与实践探究李兴振;67-68
国内外养老机构景观对比分析——以日本宝冢疗养院与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例肖翰韬;高宇;69-71
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绿地景观使用后评价陈绍华;72-74城市旅游研究
面向全域旅游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策略鞠巍;75-76
织金县山地户外体验式旅游发展探析兰大卫;77-78
鄂南名人故居文化艺术应用于旅游产业的价值研究熊芳;79-80
历史名人资源在城市文化旅游中的开发与应用——以“肖邦的华沙”为例张熙;81-82
宗教文化在康养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何建朝;83-84城市会展研究
智能化服务在现代会展设计中的应用探究林显;朱津;85-86
军运会场馆设计特征初探程亚军;李成仁;王炎;张馨雨;87-88
现代展示设计中新环保材料的应用研究廖毅勇;于肖飞;89-90城市形象研究
旅游城市品牌塑造探究高山;91-92
常州建设“近悦远来”旅游明星城市的若干思考沈禧;93-94
“山水画境,东方仙城”——以武宣为例探讨特色景观城市的美学文化精神姚程欣;95-96城市文化研究
以历史为镜:探讨深圳市沙井街道新桥小区之历史文化及遗迹保护模式黄梓卫;97-100
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周艳;101-103
社区居民文化艺术需求与消费调查:现象与构因分析张佑民;104-105
美术视角下的永州历史文化之价值探析——以永州民俗文化为例蒋聘煌;106-107城市广角
新时代下对新生代居住体验的研究及价值思考魏颖梅;108-109
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“武冈卤菜”公共品牌建设研究文喜华;110-111
地方应用型院校建筑构造与模型实验室建设思考郭艳荣;徐宝万;112-113
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熊泽秀;114-115
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石娇;116-117
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研究伍音子;许青;李柱;李飘;118-119佳作欣赏
杨曙光作品——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室内设计方案杨曙光;120
汕大羽协梁丽珠;121
speed cap品牌形象设计王颖;121
松下鹤李慧敏;121
东北大米包装李欣儒;121
李揽月作品——六枝记事李揽月;122
刘红艳作品刘红艳;123
罗娟作品罗娟;124
工作室标志设计孙莹莹;125
萌芽 陶艺作品周维;125
艺术博物馆 法式风情软装设计赵梦;125
丁宇作品丁宇;126
城市休闲书吧懒人一角付月姣;127
赵莹作品——客餐厅设计效果图赵莹;128
郭向民作品郭向民;2
城市版征稿启事3
陈墨宝作品陈墨宝;129